對話全國文旅喊麥“背后的男人”
17歲在網上創業,自媒體喊麥8年多,最近幾天“嗓子都冒煙了”
對話全國文旅喊麥“背后的男人”
1月17日,深夜11點多,一天忙碌下來,顧夕錄制了100多條文旅喊麥。最近,在哈爾濱旅游熱的帶動下,全國文旅都開始在互聯網上“花式整活”,顧夕就是那些火出圈的文旅喊麥“背后的男人”。采訪中,顧夕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3天喊了幾百首,我嗓子都冒煙了。我自己卷自己,不過還是要說,大家的喜歡就是我的動力。各地文旅,繼續加油!”
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圖片視頻素材/受訪者提供
全國各地文旅內卷,《我姓啥》喊麥風靡全國
最近一段時間,“爾濱”文旅的出圈不光讓東三省卷了起來,還吸引了全國的文旅部門來“蹭流量”,爭相整活。一時間,喊麥“我姓啥”成為各地文旅的熱門主題曲。四川文旅發布喊麥視頻:“我姓川,吃玩川,天府男兒賽潘安,昔日草鞋出四川,英雄氣概振云端……”山西文旅喊麥:“黃土,高坡蒼茫,醋香,飄過古巷,非遺,璀璨琳瑯,面食落入那碗中央……”山東文旅發布喊麥視頻《都是東,同根生》與東三省互動:“你姓東,東三省,你們那邊嘎嘎冷,我姓東,大山東,俺們這邊很響晴……”
在這些魔性喊麥的背后,都有一個熟悉的男聲,就是前兩年爆火的喊麥歌曲《我姓石》的原唱顧夕。在這場文旅流量戰中,喊麥宣傳《我姓啥》成為“上分”必備技能。打開短視頻,幾乎每個參與整活的文旅部門都有一條同款宣傳片。帶勁兒的“土味”喊麥,配合上美景、美食、文化串聯成的詞,短短30秒的時間,就能讓網友們充分了解當地的核心旅游資源。最多的時候,顧夕一天連發26條文旅喊麥,網友紛紛調侃“各省文旅比拼,把你累壞了”。
隨著文旅喊麥互動出圈,他還“聲音出鏡”火上央視,導致最近各種邀約潮水般涌來,顧夕這幾天一直在加班。忙得他在社交媒體上抱怨,這幾天錄了幾百條,嗓子都喊冒煙了。采訪時間也被推至零點他干完活以后。他告訴記者,“最近有五六十家文旅找過來,從文旅廳到市縣文旅,甚至鄉鎮文旅,找來的很多,感覺能把全國各大中小城市都喊一遍。”
曾憑借喊麥《我姓石》,魔性走紅網絡
要問這股子魔性的文旅版“我姓啥”系列到底是咋火的,那要從《我姓石》的走紅網絡說起。“我姓石,無論何時與你相識我都值;我姓石,執筆寫詞猶如駿馬在奔馳……”2022年,顧夕在網上發布了自己創作的一段喊麥《我姓石》,先是在外網走紅,衍生出左右卡點魔性洗腦的舞蹈,繼而又在國內出圈。杭州亞運會羽毛球比賽時播放的背景音樂就是《我姓石》,中國羽毛球隊男單選手石宇奇一聽便笑說:“不要再放了,不要再放了……”
“2022年初,當時突然來了靈感,以姓氏喊麥流量還不錯,持續更了76條。那時候經過一些文旅傳播火了起來,也有其他一些單位找過來邀請我錄制,比如說消防,但很多人還不知道是我。”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早在2023年9月,邢臺文旅就在顧夕視頻下面留言,“能不能把我們創作的《我姓邢》發給你,幫我們錄制一個呢。”
顧夕說,其實“文旅內卷”去年就已經拉開戰幕。從2023年開始,河南、河北、山東、四川、重慶等文旅部門就陸續找來,加入文旅“整活”的行列。“石家莊文旅率先用《我姓石》這個音頻進行文旅宣發,還出了中英文版,我覺得還挺有意思。”
今年哈爾濱旅游火了之后,河南文旅找到顧夕欲共創《河南戰歌》,但最后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成合作。“真正感覺到火,是給山東文旅錄完之后,接下來四川,以及山東其他地方文旅又找來,讓很多人關注到我。”文旅版“姓氏喊麥”讓顧夕再次走紅,在他看來,之所以走紅,就在于喊麥的韻律和節奏感都很強,聽起來很動感,也很洗腦,又結合了最近全國文旅的花式整活兒。
江蘇各城市文旅加入,已為江蘇五六家文旅喊麥
顧夕在朋友圈曬出和多地文旅工作人員溝通的記錄,也記錄了自己給全國文旅“上分”的日常。有時候網友會挑剔,用姓氏來喊麥文旅,到底是用各省簡稱,還是全稱中哪個字?引發討論不休,也說明喊麥內容是否合適,十分考驗文案水平。顧夕說,其實看網友討論,以這種方式進入大家視野挺有意思,也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受到關注。
顧夕透露,各地文旅邀約,只有少數是自己參與共創,多數是對方拿著寫好的文案來錄制,一般錄制過程一氣呵成,只需要幾分鐘。據悉,喊麥都會有費用,但遇到“投緣”的,顧夕表示自己也會任性地不要費用。顧夕是駐馬店人,所以駐馬店文旅喊麥的文案是由他原創,喊麥的時候也飽含對家鄉的熱愛和感情。最近,各地文旅在網友“監工”和催更下,發視頻搞“題海戰術”,他也一口氣發布26條喊麥,都是自己給各地文旅錄制的自由發揮版,給各地文旅搖旗吶喊。
“我姓蘇,大江蘇,水韻江蘇不服輸……”今年“水韻江蘇”也投身網絡熱潮來邀約錄制,被網友調侃為“你變了,變活潑了”。顧夕說,自己二話沒說就答應了,“我有朋友在江蘇,對江蘇感覺很親切,前一陣還剛去南京玩過,可能也是有一點私心。”有人關心,江蘇是不是喊了13個城市?顧夕說,繼“水韻江蘇”之后,“有江蘇五六個城市找來,比如淮安、連云港、蘇州等。”
“我姓泰,tai,泰州太美太精彩!我姓泰,漢唐古郡,宜居水城,真祥泰……”泰州版最近又引發網友花式圍觀。顧夕還給“水韻江蘇”、“河北文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山西文旅,以及“好客山東”錄制了共創版:“你姓東,冰雪點燃了熱情,長子胸懷大哥風范,冬日暖陽融;你姓東,好客山東把客寵,圣人故里一山一水,仁義在其中;你姓河,天地之中立巍峨,神兵百萬豪杰輩出,風云際會多;我姓蘇,煙水深處見吾廬,小橋流水,江河湖海,此處是歸途……何處為家不開懷,年年歲歲又新春。”被網友調侃,“蘇蘇,你是怎么打入山河四省內部的?”
17歲開始互聯網創業,感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
顧夕1998年出生,從事網絡自媒體喊麥已經8年多了。“萬物皆可喊麥,主要看心情”,在接觸文旅之前,他幫網友送定制祝福,也會應網友要求喊麥二次元內容。大專學習計算機專業的他調侃,現在從事的喊麥跟專業沒啥關聯,除了都是用電腦。“原先在學校廣播站做主持的時候喊過,后來自己專門花了一年時間去學。練習之后把聲音壓低,讓喊出來的聲音更飽滿。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喊,可能音色有所不同。”
顧夕性格比較獨立,17歲就通過互聯網創業養活自己,第一桶金就是通過直播賺到的。因為喜歡,逐漸把愛好變成工作。 “從事喊麥職業很感謝父母,他們一直很支持我。從經濟到生活上,都很支持我追逐夢想。”顧夕說,自己從業購買第一套設備,就是爸媽給買的,后面經濟上遇到困難和各種挑戰,他們也會伸出援手。
最近隨著山東、江蘇等喊麥出圈,找到自己出活的文旅單位越來越多,每天工作到零點,嗓子也相當疲累,但確實很開心。“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通過視頻讓大家關注文旅,多種形式為家鄉宣傳。”
顧夕還告訴記者,“以前大家認為喊麥低俗,但我輸出的內容比較正能量。希望大家會對喊麥的印象慢慢改觀。”在這波文旅熱潮中,當下喊麥也逐漸以正能量創作破圈,負能量作品慢慢會帶不動。更多新玩法也出現,比如在姓氏喊麥火了之后,各地文旅又卷起了方言喊麥。(揚子晚報)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