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者:美國將臺灣地區當作棋子 中國統一大業不可逆轉
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和民意代表選舉于1月13日舉行。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蕭美琴當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1月16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美國只是把臺灣當作棋子,中國統一大業不可逆轉。
美國將臺灣當作棋子
文章指出,多年來,美國一直在拉攏盟友和伙伴,特別是爭取一些亞洲盟友的支持,妄圖建立針對中國的戰線。美國長期攻擊抹黑中國,千方百計遏制并孤立中國。
美國致力于加強與臺灣地區的軍事和“官方”聯系,不僅是為了增強后者的“防御能力”,也是為了更好地利用這枚棋子。與此同時,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日益囂張,不僅拒不接受“九二共識”,還不斷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導致近年來兩岸關系日趨緊張。
美國政界和西方媒體對此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關注有限,沒有公開支持任何一名候選人,這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當然,我們不知道美國在幕后做了什么,因此不能排除一些秘密行動。種種跡象表明,美國認為,無論哪位候選人當選,都無法逃出其手掌心,不能影響或干涉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政策。
美國之所以如此有把握,是因為海峽兩岸的實力差距已經無法逾越,臺灣在國際社會上日益孤立,越來越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臺灣地區領導人不可能違抗美國的意志。
美國內外交困自顧不暇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在當下以及可預見的未來,美國都不愿意就臺灣問題與中國大陸發生軍事沖突。美國沒有占據絕對優勢的軍事力量,并且內外交困,沒有能力應對這類沖突。
中國的軍事實力,尤其是海軍實力,在過去數十年里逐步提升。從短期來看,緩和兩岸緊張局勢,防止臺灣發表挑釁聲明,最為符合美國的利益。
如今看來,美國延長烏克蘭危機以削弱俄羅斯的戰略正在走向失敗。烏克蘭危機消耗了美西方大量軍事力量,讓多個歐洲國家面臨經濟困境,西方民眾的厭戰情緒日益高漲。美國不可能無限期地支持這場“代理人戰爭”,同時也無法不失顏面地退出。這場“代理人戰爭”的失敗將嚴重損害美國的國際信譽和地位,并加深美國與歐洲主要國家的裂痕,進一步分裂西方陣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都將自食其果。
在巴以沖突中,美國一直支持以色列襲擊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平民。它因此面臨著國際社會的政治孤立和譴責,“軟實力”被大大削弱。若巴以沖突最終擴大為中東地區的大規模戰爭,美國將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無論結果如何,美國都將是一個全方位的輸家。
隨著2024年總統選舉臨近,美國內部的政治斗爭愈演愈烈,分歧不斷加大。不出所料,一些美國政客將故技重施,通過抨擊中國來拉選票。
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內外交困,包括深陷烏克蘭危機和巴以沖突,不會開辟新的軍事戰線。
中國統一大業不可逆轉
文章最后強調,過去幾年里,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地推進國家統一。中國統一大業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無論臺灣地區哪個政黨執政,美國及其盟友如何阻攔,都無法阻擋中國統一大業。
中國政府預計將加速推動經濟、政治、外交和軍事發展,在適當時期以最小的代價實現國家統一。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