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值得借鑒”(國際視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于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阿聯酋迪拜舉行。大會期間,不少中國企業展示了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創新產品和技術,受到與會人士廣泛關注?!爸袊稍偕茉窗l展迅速,阿聯酋正在推進能源轉型,希望更多中國企業參與到這一進程中。我們需要用更有效的合作和行動守護我們的未來。”阿聯酋氣候變化和環境部部長瑪麗亞姆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期待看到更多來自中國的綠色產品及應用”
在大會開設的擺渡車乘車點,一輛輛藍色或綠色涂裝的巴士整齊排列,等待接送乘客往返會場。記者和不少排隊的乘客登上了中國蘇州金龍公司生產的海格電動巴士。抵達后,一名乘客和他的朋友說:“經常聽說中國新能源汽車質量不錯,今天第一次乘坐,體驗很好,車內涼爽,座椅舒適?!?/p>
據了解,蘇州金龍提供了專為適應阿聯酋氣候條件而設計的純電動巴士,制冷效果更好,電池容量更大。車輛還配有全景環視系統和特殊的防撞系統。大會開幕以來,車輛運行狀況良好。不僅蘇州金龍,宇通客車、比亞迪等公司的電動大巴也在為大會提供擺渡巴士服務。
進入會場,不少來自廣東綠通的電瓶車在展館間穿梭。“不管是操控性還是舒適度,中國電瓶車都十分出眾。”電瓶車司機阿尼西說,他在迪拜世博城已經工作7個月,在COP28期間被安排駕駛中國品牌電瓶車提供接送服務?,F場觀眾納吉拉告訴記者:“在中東地區能夠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電動車。COP28期間使用電動汽車提供接送服務,是以實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期待看到更多來自中國的綠色產品及應用?!?/p>
大會期間,中企產品也為各類主題邊會、研討會等提供保障。在中國角主題邊會現場,講臺一側的屏幕上正實時顯示轉寫的中英文發言內容及翻譯。“這個同傳系統轉錄識別準確度很高,可以及時顯示發言內容,對我們很有幫助?!笨拼笥嶏w提供的同傳產品,給來自安哥拉的與會代表塔妮婭留下深刻印象。
“共同推動清潔能源技術創新進步”
海岸邊風機環繞,光伏組件整齊排列,綠樹點綴其中……在迪拜世博城的“知識中心”,迪拜麗晶國際學校的中學生們圍著中國電建展臺的風電項目沙盤聽講。“這是中企承建的阿聯酋首個風電項目――阿聯酋風電示范項目,不久前已投入運營、并網發電。”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唐玉華介紹,中國電建在中東和世界其他地方建設了大量可再生能源發電站。
中國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清潔能源創新技術、整體解決方案和可持續發展成果。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表示:“風電產業鏈可以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貢獻。公司將積極攜手各方伙伴,共同推動清潔能源技術創新進步?!?/p>
中建中東公司展臺前,一座充滿綠意的建筑模型頗為醒目。展臺工作人員正為訪客介紹生態城市概念、外墻自控溫技術方案等。大會期間,中建中東公司發布了《中國建筑服務海灣國家可持續發展報告》,介紹了公司在精品工程、科技創新、社區共贏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該公司董事長王少峰表示,公司將持續推進在綠色低碳建筑、智能建造等方面的技術研發與應用,助力中東地區經濟轉型。
在COP28中國角,中國能建用沙盤展示了一套生態綠能系統。系統通過綠電能源提供電力,結合反滲透等海水淡化技術產出淡水,并可結合電解水技術,制備綠氫、綠氨和綠色甲醇。中國能建國際集團總經理喬旭斌介紹,中國能建在新型儲能、綠氫制儲運用、高空風能、深遠海風能、多能互補等領域取得一批技術成果,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提供解決方案。正在參觀沙盤的土耳其生命氣候與能源公司總經理拉馬丹?阿斯蘭表示:“中國在新能源產業領域處于世界領先位置,我們希望與中國企業加強新能源合作?!?/p>
“加強交流合作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正確選擇”
大會期間,由《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和中國一家綠色科技企業共同發起的《數字化生態文明國際氣候行動倡議》正式啟動。該倡議旨在通過數字化手段促進國際間的信息共享,鼓勵更多全球伙伴參與其中,加強各方在氣候行動上的溝通與協作?!霸摮h有助于分享各政府機構、企業的氣候治理經驗和知識,我們對此十分歡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全球氣候行動負責人托德?愛德華茲表示,應對氣候變化需要更多方面共同參與,進一步提升行動的廣度和深度。
在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全球創新中心共同舉辦的活動上,華為公司聯合多家機構發布《推動雙轉型的雙技能:定義綠色和數字技能與工作》白皮書,為綠色數字技能制定新的分類,并為相關領域人才培養提出建議。匈牙利氣候無任所大使芭芭拉?博托斯表示,面對新的工業和技術挑戰,技能人才培養必須滿足新的需求,華為等行業參與者在這方面已做好準備?!芭囵B技能人才,不斷提升技能水平,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p>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華環保聯合會在COP28設立光伏角,圍繞技術創新、海水淡化、高耗能企業脫碳轉型、綠電綠氫等舉辦20余場系列活動;能鏈智電分享了數字化“能源大腦”項目,為解決能源行業的高能耗、高排放和供需不匹配等問題提供方案;小米集團發布氣候行動白皮書,展示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所采取的行動……中國企業機構積極分享綠色低碳發展實踐和經驗,受到廣泛關注。
“近年來,中國在推動能源低碳轉型、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成就顯著,中國企業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并發揮重要作用。”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貝德凱表示,“加強交流合作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正確選擇,我們必須采取更強有力的行動?!?/p>
“從清潔能源發展到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值得借鑒。”瑪麗亞姆表示,阿聯酋正朝著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前進,阿中在相關領域合作有著廣闊空間。
(人民日報迪拜12月12日電 人民日報記者 任皓宇 張志文 管克江 李紅梅)
《人民日報》(2023年12月13日15版)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