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秦平: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成就
12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強調,相互尊重、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正確道路。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論壇”平臺,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借鑒,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成就,促進各國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親。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不同歷史和國情,不同民族和風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豐富多彩。只有堅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才能更好地推動不同文明共同發展進步。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遺址也已經于2019年7月6日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舉辦“良渚論壇”,就有助于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讓一切文明的精華造福當今、造福人類。
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并以國家形態發展至今的偉大文明,具有著突出的包容性。諸如“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就在中國世代相傳,展現著中華文明的開放包容性。最為明顯的就是,橫貫東西、連結亞歐的古絲綢之路,跨越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和印度文明,開創了文明互鑒與交流的道路。近年來,孔子學院、魯班工坊等紅紅火火,在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同時,有力推動了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
以“良渚論壇”為支點,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時間鏡頭拉回到2023年3月15日,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主旨講話,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10月18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宣布將舉辦“良渚論壇”,深化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文明對話。而今以“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主題,首屆“良渚論壇”就將為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國際力量對比更趨均衡,世界各國人民的命運從未像今天這樣緊緊相連。以“良渚論壇”為支點,凝聚全球之力,我們正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攜手同心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以此為縮影,中國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也正在為新征程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著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