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評理|為“要錢”肆意炮制“中國威脅”:美國政客遏華企圖不會成功
美國拜登政府有關人士的“迷惑行為”,近日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當地時間上周六,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美國加州舉辦的里根國防論壇上發表講話,其內容暴露了一個事實:當下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正在不顧一切地助長、操縱其國內彌漫的偏執恐慌,以換取民眾對政府處理國際事務做法的支持,這種做法簡而言之,便是零和博弈、一毀了之。
“防衛”指的應該是“抵御攻擊”,“國家安全”指的是保衛國家不受威脅,而“商業”則涉及廣義的買賣行為,且應該補充強調的是,交易需建立在買賣雙方均有獲益的基礎上。
雷蒙多作為美國商務部長,在一個“國防論壇”上現身,本就十分矛盾。“里根國防論壇”自詡為美國 “首屈一指”的國防論壇,邀請了各大“關鍵人物”來共同圍繞美國國防的穩健,以及如何強化美國軍隊的實力進行探討。
在雷蒙多本次發表的講話中,“防衛”、“國家安全”、“商業”這三個詞匯,被有意地雜糅、混淆了。她呼吁美國國會給負責出口管制的工業與安全局提供更多經費,表示:“我們需要資金支持,從而讓我們有能力保衛美國。”
就雷蒙多的發言來看,美國自我炮制的“虛假威脅”還真不少。雷蒙多身為商務部長,卻仿佛拿著將軍的發言稿――這位將軍要借助恐嚇一座城市的居民來為自己的屬下募款,其恐嚇的內容則完全是空穴來風的謠言。
其實,這種肆意散布恐慌情緒的做法,在美國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美國經濟依賴于軍工復合體,因此就需要編織一個又一個的安全威脅,來投喂這只由美國一手造就、“永不滿足”的怪獸。這一次,“廚藝大師們”似乎又成功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剛好給了雷蒙多等人以借口,可以據此大做文章。
雷蒙多表示,美國擁有當前最尖端的芯片,并稱這些芯片可以被用于運行和訓練人工智能模型,一旦被中國獲取,可能會被用于軍事,因此“決不能讓中國獲得它們”,她還表示,“這是我們迄今為止面臨的最大威脅”。
這番表態,簡直就像是20世紀50年代的一些低成本電影中才會有的場景。中國或許在某些領域對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發起了競爭,但無論那些活在冷戰思維中、熱衷于胡編亂造和虛張聲勢的人再怎么自欺欺人,中國也絕不會是對美國而言“事關存亡”的威脅。
中國所要追尋的是發展和現代化,而美國不愿中國實現這一目標,因為這意味著美國將會失去領先者的特權。但美國以阻礙中國技術進步為目的所發動的芯片戰,也終將會是徒勞。中國的科技進步最終依賴于人才,美國的刻意打壓則注定不會成功。
本文譯自《中國日報》12月5日社論
原標題:Remarks unbefitting of a commerce secretary
出品:中國日報社論編輯室
編譯:涂恬 編輯:李海鵬
隨便看看:
- [分析]2023年全國化妝品安全科普宣傳周在京啟動
- [分析]酷!71歲老奶奶自駕川藏線 其女兒:她性格樂觀
- [分析]山東禹城:“貸”動新農人激發創業新活力
- [分析]海報|一組數字“回看”國產大飛機C919商業首航之旅
- [分析]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遺產名錄
- [分析]湖北檢察機關依法對李鐵涉嫌受賄、行賄、單位行賄、非國家工作人
- [分析]臺灣少數民族同胞訪內蒙古:在品味特色文化中感受發展
- [分析]“火車超市”上新了!看“帶貨車長”如何幫鄉親們開拓銷路
- [分析]【央廣時評】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讓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
- [分析]【光明時評】期待更多年輕人在科技自立自強中“挑大梁”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