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國家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分專題跨部門開展集體約談
駐國家發改委紀檢監察組分專題跨部門開展集體約談
聚焦“國之大者”推動破解中梗阻
本報記者 左翰嫡
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會議室里,一場以能源安全為主題的政治監督約談會議正在進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國家糧儲局能源儲備司、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國家統計局能源統計司等4部門6個司局級單位負責同志齊聚一堂。
“開展分專題、跨部門的集體約談會議,是我們推進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新嘗試。”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組長孫懷新告訴記者,近期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連續召開4場政治監督專題約談會議,分別聚焦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碳達峰碳中和等重點任務進展情況,邀請相關司局級單位負責同志參會,聽取在橫向和縱向協同配合中存在的困難問題,研判堵點難點,推動駐在單位更好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
突出問題導向,確保政治監督有的放矢
“作為國家糧儲局的內設司局,面對能源儲備這個新課題,我們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如何推動儲備與后續運輸、調用等環節更好銜接。”約談會上,國家糧儲局能源儲備司負責同志率先發言。
聽到這里,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負責同志點點頭,“雖然各司局分工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關鍵在于如何更好把整體任務統籌起來。”
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干部王莉注意到,“問題”“困難”,是大家討論時提及頻率較高的詞:“這次約談的核心目的,就是聚焦涉及面廣的‘國之大者’任務,找準找實系統謀劃、整體推進中存在的‘梗阻’問題,共同剖析根源。需要各司局協同配合的,在會上共同研商對策,看能不能解決,能解決到什么程度;涉及地方和其他部門、單位的,必要時可以采用‘室組地’‘室組企’聯動機制來推動解決。”
“本來以為是場普通的工作匯報會,沒想到開得這么務實、接地氣。”會后,一位參會同志說。
在另一場以糧食安全為主題的政治監督約談會議上,紀檢監察組三室有關同志掌握了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建設、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等重點工作的最新進展。他記錄下各司局負責同志提到的一些活情況,準備將其列為今后開展監督的要點定期跟進。
避免政治監督泛化、虛化,首先要把準其核心本質。一系列常態化制度,讓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對政治監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組務會、組長辦公會的“第一議題”深學細悟;每兩周召開全組黨員大會集體學習交流黨中央決策部署和重要文件;定期開展紀檢監察業務專題輔導……
在此基礎上,該紀檢監察組深化運用“項目+單位”監督機制,梳理出15類政治監督事項并細化為34個具體項目,形成監督臺賬,并采用由分到統、分統結合的綜合分析方法,首先拿項目找單位,對每個司局承擔的所有項目拉出任務清單,對所承擔的任務對賬銷號。在此基礎上,把項目在各司局的落實情況統起來,逐項綜合分析,定期調度推動。
“政治監督臺賬中的事項往往涉及多個部門、司局,與常規的一對一約談相比,集體約談覆蓋面更廣、主題更聚焦、問題導向更突出、掌握情況更全面,不但可以提升溝通效率,還有助于傳導壓力,讓政治監督更有針對性。”參加約談的紀檢監察組干部均談到此次集體約談會的鮮明特點。
找準方式方法,讓政治監督精準有力
前不久,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干部公欣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振興司的同志來到黑龍江漠河,開始了為期4天的東北振興及邊境地區建設聯合調研。
“我們沿大興安嶺的邊境線跑了700多公里,發現了很多新情況,其中一項就是通信基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存在短板,與群眾生產生活需要還有差距。”返程后,公欣和同事將相關內容寫進調研報告,督促有關部門編制沿邊地區重大基礎設施總體規劃,適度超前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類似這樣的實地調研,不但是紀檢監察組發現問題的渠道,也是確定精準監督方式的依據。“通過調研深入把握各個監督事項的短中長期任務目標和時間周期,確定對應的監督方式,對日常性工作定期調閱資料、了解情況,對特殊時點、影響面大的工作加強約談提醒、督導檢查,對因履責不到位出現嚴重問題的,還要追責問責。”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干部苗地說。
苗地以“十四五”規劃綱要的監督舉例:“規劃綱要編制實施的周期是五年,我們根據調研情況,確定了監督的階段性目標和關注點,第一年重點關注規劃編制,第二年起將監督重心放到規劃實施上,第三年和第五年則聚焦規劃實施的中期評估和總結評估。”
今年以來,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加強對“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的主要指標、重大戰略任務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先后8次深入13個省(市)、24個地市,參加7場片區座談會,并現場查看項目進展。目前,“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評估正在穩步推進,后續將形成專項評估報告。
此外,作為推動“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重要抓手,102項重大工程也是紀檢監察組的監督重點。“從掌握情況看,絕大部分重大工程項目總體進展順利,部分項目已投入運營或實現封頂,但項目要素保障還需加強,業務主管部門也要進一步強化對地方的指導。”苗地介紹,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建立102項重大工程臺賬系統,加強調度監測,將通過經常性監督提醒,督促各單位采取有效舉措推進工作落實。
著眼日常經常,推動政治監督常態長效
成為防范懲治統計造假工作監督聯絡專員后,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干部徐龍剛的手機通訊錄里多了5位來自國家統計局的常用聯系人。通過電話、調取資料、面對面談話等多種方式了解防范懲治統計造假工作進展,收集存在的問題和需要紀檢監察組督促解決的困難,是他近期的工作重點。
防范懲治統計造假是黨中央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政治監督重點內容。“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二監督檢查室、法規室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我們推動國家統計局圍繞數據失實、權力干預、責任追究、整改效果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清查,系統梳理黨的十九大以來查處的各類統計造假案件,組織開展統計造假問題線索大起底,并著力推動建立防治統計造假的剛性制度。”徐龍剛介紹,紀檢監察組及時跟進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修訂進展,推動國家統計局黨組積極配合修訂工作。目前,統計法修正草案已列入《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計劃》。
一手推制度建設,一手督問題整改。在今年7月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發出的一份監督建議函中,記者看到,結合黨的十九大以來反映經濟數據統計造假問題信訪舉報情況,該紀檢監察組提出“針對‘統計造假地域分布集中,11省份合計占比過半’問題,進一步加大對重點省份的執法監督力度,對有信訪反映的省份予以重點關注”等方面監督建議。對此,國家統計局制定了17條整改落實舉措,明確責任領導、牽頭單位、協辦單位和完成時限。8月28日,國家統計局辦公室將整改舉措下發全系統,推動各級統計機構抓好落實。
此外,駐國家發展改革委紀檢監察組注重理順機制,督促各級統計機構紀檢監察部門加強與地方紀委監委溝通銜接,形成監督合力。“在紀檢監察組的推動下,各調查總隊紀檢組主動加強與省級紀委監委溝通,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調查總隊黨組紀檢組均與當地紀委監委建立了日常溝通機制。”徐龍剛說。(中國紀檢監察報)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