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口岸看新疆|塔城:“口岸經濟”邁出新步伐
11月7日,沿著筆直的公路,記者來到新疆塔城的巴克圖口岸,一眼望去,國門巍然屹立。
新疆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管委會副主任陳威龍告訴記者:“近年來,塔城地區緊抓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機遇,以塔城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為抓手,按照自治區“八大產業”發展要求,加快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優化通關流程,大幅提高通關效能。”
“2023年累計投資1.8億元,正在新建國門停車場、H986、車輛檢查廳以及出入境道路擴建等11個項目,并計劃在年內完工,項目建成后巴克圖口岸貨運通關能力將達到每年200萬噸。”塔城地區口岸委員會黨組副書記、主任李存鵬表示。
巴克圖口岸是全疆十八個國家一類陸路口岸之一,是中國與中亞乃至歐洲各國進行經濟、貿易和文化聯系的重要窗口,已有260多年通商歷史,距塔城市區僅12公里,四季通關,被稱為“準噶爾門戶”、“中亞商貿走廊”。
1-9月,巴克圖口岸累計進出口總值169.3億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56.1%。其中出口164.3億元,同比增長51.8%,進口5億元,同比增長2432.9%;出口商品車19535輛,貨值約60.9億元,占口岸進出口總值的31.7%。
不遠處,巴克圖中哈邊民互市絲路文化商品城更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各式各樣的進口商品擺滿了貨架,眾多消費者在商品城里選購商品。“前9月邊民互市累計交易額達2.71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30余萬元,惠及邊民3.6萬人次,邊民增收400余萬元。邊民互市交易區已成為旅游打卡點,累計接待游客14萬余人次,節假日期間單日最高接待游客1萬余人次。”李存鵬說。
一位本地顧客告訴記者,她平時大約每半個月來一次絲路文化商品城,這里不僅可以很方便買到進口物品,而且價格實惠。
邊民互市不僅富民而且利企。“我們大概測算了一下,截至到10月份,跟我們有合作的邊民,大概每個月能拿到800-1000塊錢的收入,有的還會更高。”新疆錫伯圖商貿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雷兵橋向記者表示,作為邊民互市落地加工企業,公司依托巴克圖口岸地域優勢,實現了邊民互市交易農產品+落地加工企業“整進整出”的交易模式,互市交易區哈方車輛直達落地加工企業,極大的提升了邊民互市交易的速度。截至9月底,繳納稅收215萬元,解決145人就業。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強化口岸基礎設施和通關能力提升,加快塔城綜合保稅區申報工作。用好巴克圖口岸邊民互市進口商品落地加工試點政策,探索實行“邊民互市+跨境電商+落地加工”發展模式,力爭邊民互市全年貿易額突破4億元。”陳威龍說。
(人民日報記者王云杉、盛玉雷)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