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保證金比例迎來首次下調 市場交易量有望進一步回升
本報記者 邢 萌
9月8日收市后,融資保證金迎來首次下調,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
8月底,經證監會批準,滬深北交易所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最低比例由100%降低至80%,自9月8日收市后實施。本次調整同時適用于新開倉合約及存量合約,投資者不必了結存量合約即可適用新的保證金比例。
國泰君安策略團隊認為,本次證監會首次調低融資保證金比例,并將此作為政策“組合拳”之一,政策措施超市場預期,同時也彰顯了證監會提振資本市場的信心。
融資保證金比例,是指投資者融資買入時交付的保證金與融資交易金額的比例。例如,當融資保證金比例為100%時,投資者用100萬元的保證金最多可以向證券公司融資100萬元買入證券。而當融資保證金比例降低至80%時,投資者用100萬元的保證金最多可以向證券公司融資125萬元買入證券。融券保證金比例不變,仍維持不得低于50%的要求。
從歷史經驗來看,融資保證金比例調整政策效果明顯。據了解,自2010年融資融券業務啟動以來,融資保證金僅在2015年11月份上調過一次融資保證金比例,將投資者融資買入證券時的融資保證金比例由之前的50%提高至100%。彼時,市場回暖,融資規模與交易額快速上升,融資余額增長明顯。
中國銀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師、團隊負責人楊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5年11月份,部分投資者追漲行為明顯,融資買入漲幅高、市盈率高等高風險股票,增加了金融風險。監管部門選擇提高融資保證金比例,旨在降低杠桿水平、促進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本次融資保證金比例調降,將進一步吸引高風險偏好資金入場,政策有效性持續發酵。其中,作為市場行情風向標,市場指數將率先響應,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楊超具體分析稱,首先,融資保證金比例最低比例由100%降至80%,可以釋放更多的資金,在確保整體杠桿風險可控的基礎上,能夠促進融資融券業務的發展;其次,可以降低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從而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市場,增加市場交易量。最后,降低融資保證金比例,努力創造更加有利的交易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提振投資者信心。
在受訪專家看來,融資保證金比例下調實施后,將對市場帶來一系列積極變化。陳靂表示,隨著更多增量資金入市,市場成交量將有所回升,嗅覺敏銳的投資者或將抓住此次政策窗口期提前布局,融資融券業務也將發揮積極作用,共同促進市場活躍度提升。
楊超認為,當前,市場以存量資金結構為主,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在短期內能夠促進提高市場交易量,但從長期來看仍需政策持續發力,提振并穩定投資者信心以活躍資本市場。
隨便看看:
- [頭條]人社部、最高法發布一批勞動爭議典型案例――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
- [頭條]外貿發展總體平穩,穩規模優結構具有堅實支撐
- [頭條]圖森未來發布“節油領航”智駕解決方案,Pro 版本可支持特定
- [頭條]國產大飛機來了!C919今天開啟首次商業載客飛行
- [頭條]華為飛渡萬丈懸崖:華為副董事長、CFO孟晚舟亮相華為2022
- [頭條]菱形技術公司為工業企業提供科技服務――瞄準“VR+工業應用”
- [頭條]北京疾控提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
- [頭條]韓國第 5 家 Apple Store 正式開業,蘋果官方分
- [頭條]中國加快建設自然保護地體系守護珍稀動植物
- [頭條]創新與產業“互鏈” 激活高質量發展“增量”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