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平:開出產業良方 做活中藥材文章
9月4日,走進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師靈鎮趙王村瓜蔞種植基地,只見一顆顆飽滿、壯碩的果實輝映著陽光,散發出盎然生機。
“你別看它個頭小,可它渾身都是寶。今年,我不僅在這里種植了400畝,又擴大了種植面積,全縣已達1000多畝了。安徽亳州的藥商最近一直催著要貨,訂單供不應求。”基地負責人尚云山興奮地介紹,瓜蔞別名蔞瓜,為葫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種植一次可收獲5年,收獲的瓜蔞是瓜子的原料,第三年收獲的根莖是名貴中藥材天花粉的原料。正在研發瓜蔞酒、瓜蔞油、瓜蔞茶等系列產品,即將走向市場。
近年來,西平縣以“中國藥谷”建設為契機,積極發展中草藥種植與深加工產業,奮力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打造健康西平,助推農民增收,力促鄉村振興。據了解,西平縣除瓜蔞外還培育種植有金銀花、黃金菊、艾草、夏枯草、蒲公英等,主要分布在焦莊、專探、師靈、嫘祖等12個鄉鎮(街道)的31個行政村。目前,西平縣出山鎮種植艾草300多畝、夏枯草630畝,宋集鎮種植蒲公英320畝、金銀花5000多畝、白芷60多畝、白術20多畝、芍藥20多畝、丹參80多畝,擁有中藥生產企業1個。
每到采摘旺季,在二郎鎮王莊村金銀花種植基地,只見一簇簇金銀花掛滿枝頭,芳香四溢,村民們手指在花叢中一番靈巧翻飛,成熟期的花朵就被盡收囊中。不到半晌的功夫,袋子里已裝得滿滿當當。來到金銀花存放處,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分類、稱重、登記、領錢……一套流程下來,“鮮花”直接變成了現金,村民的臉上也樂開了“花”。據悉,西平縣東信金銀花產業協會目前已在二郎、專探、蔡寨、出山等鄉鎮種植金銀花2000多畝。
同時,在宋集鎮蒲公英小鎮――佳香種植專業合作社,數百畝的蒲公英種植則自成一景,蒲公英茶清香四溢。合作社已先后與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開發了蒲壽青茶、綠茶、紅茶、根茶等蒲公英系列茶,產品供不應求。“合作社每年為周邊人提供就業機會,已先后被評為‘河南省巧媳婦創業就業工程示范基地’、‘駐馬店市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合作社負責人劉香蓮告訴記者。
為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構建大健康產業體系,西平縣大力培植中藥材產業基地,積極提高生態園、海棠園、兩河公園等公用土地和出山鎮酒店山區閑置山地等可利用土地植物多樣性、觀賞性,擴大中草藥種植加工生產規模,增加土地附加經濟價值,促進中藥材產業不斷向優勢區域集中、向潛力村輻射。并注重加強與醫學院校、科研院所等的溝通合作,通過“產學研用,科教衛企”相互協同,打通政策鏈、創新鏈、服務鏈和產業鏈,加速推進創新與轉化,扶持一批以中藥材為主要原料的研發重點項目,助力中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結合區位優勢、產業規模、文化特點,搶抓產業發展機遇,積極發展壯大中藥材種植業、加工業,深化農業與健康業、文化旅游業有機融合,強化中醫藥產業合作鏈條的延伸和拓展,加快推進“中國藥谷”項目建設,助力鄉村振興創新局、出新彩。”西平縣縣長侯公濤對記者說。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