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日本伦理黄色大片在线观看网站-日本伦理片网站-日本伦理网站-韩国三级视频网站-韩国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頭條 正文

傳承抗戰記憶,新書《崢嶸歲月――新四軍老戰士口述史》出版

作者:admin 時間:2023-09-05 14:27 點擊:
導讀:

  日軍投降的消息是突然傳來的,當時我們高興得都大呼小叫,大家情緒都非常激昂。我們勝利了,我們要接受日軍的投降了!我們也搞了慶祝活動,和老百姓一起開慶功大會。" 新四軍老戰士許勝的口述,將人們帶回到1945年的勝利喜悅之中。

  9月2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8 周年前夕,《崢嶸歲月――新四軍老戰士口述史》出版座談會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據了解,該書由國家社科重大項目 " 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 " 首席專家、南京師范大學抗日戰爭研究中心教授張連紅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收錄了 75 名新四軍老戰士的口述資料,真實記錄了新四軍不畏艱難、堅持抗戰、不斷壯大和走向勝利的崢嶸歲月。

  與時間賽跑,書中近四分之三老兵已 " 歸隊 "

  在座談會上,現代快報記者看到,新書分為上下兩冊,收錄了 75 名新四軍老戰士的口述史,而這只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 抗日老戰士口述史資料搶救整理 " 成果的冰山一角。

  " 自2015年項目立項以來,我們課題組在全國各地已經訪談了抗戰老戰士1500余人,其中新四軍老戰士500余人。" 張連紅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項搶救性的口述訪談工作由多方力量、近200人共同完成,主要成員不僅來自南京師范大學、鹽城師范學院等高校,還有來自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的民間力量,館長吳先斌帶領幾位館員搭建的全國各地 " 關愛老兵 " 志愿者網絡為尋訪老兵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書中收錄的75名新四軍老戰士中,年齡最大是1914年出生的王痕,2019年1月,課題組采訪他時,他已經105歲了,年齡最小的是吳亞民、陳克平、蔣令三人,他們都是1931年出生的,今年也已經92歲了。" 我們是在與時間賽跑,據我了解,這75名新四軍老戰士中,還在世的僅剩20余人了。" 張連紅說。

  據了解,書中的新四軍老戰士在抗戰期間大都為普通士兵,既有一線戰斗人員,也有文藝兵、衛生兵、通信兵、勤務兵、政工人員以及會計后勤保障人員等。他們來自新四軍所轄 7 個師和新四軍各根據地的地方部隊。從地域分布來看,由于抗戰期間新四軍主要活動區域為江蘇、安徽和浙江一帶,因此他們也主要來自這三個省份。其中還有 8 名女兵,她們巾幗不讓須眉的抗戰精神令人動容。

  口述歷史呈現細節魅力,聽他們再憶勝利榮光

  新書中,新四軍老戰士們的口述細膩、真切,仿佛瞬間將人們的思緒拉回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攻打泗縣,戰斗很激烈。我們連犧牲了十幾個人,我們有個副班長腸子都漏出來了,他自己卻不知道。撤退的時候,有個戰士跟他說 : ‘你肚子上是什么東西’?他一看,才知道腸子露在外面了,副班長當場犧牲。" 從新四軍老戰士劉亞輝的講述中,可以窺見激戰的殘酷。然而,殘酷的不僅僅是前方,還有后方戰地醫院。為報父仇從而參軍的女兵鄧文秀講述了半城師戰地醫院的境遇,因為敵人封鎖,環境艱苦,戰斗頻繁,缺衣少藥,她眼睜睜地看著戰友痛苦地死去。平時她會把自己吃的鹽省下來,加水燒開,經過過濾當酒精消毒水用。沒有紗布,就把穿的稍好一點的襯衫,撕成布條放在鹽水里消毒后,敷在傷員的傷口上。

  艱苦抗戰,終迎勝利?;赝?1945 年,勝利的喜悅令他們記憶猶新。" 當時軍分區派來的通知,說抗戰勝利了,日本人無條件投降了,我們聽到這個消息,都不敢相信。"8 月 14 日夜里,新四軍老戰士史孝民所在的部隊還在安徽靈壁與侵華日軍戰斗了一夜," 直到以前用鐵絲架子纏住的靈壁縣的大門敞開了,我們才相信抗戰勝利了。老百姓都給我們送肉送啥的,慶??箲饎倮?

  抗戰勝利時,新四軍老戰士孫忠所在的部隊正駐扎在淮北,他回憶到:" 抗戰勝利這個時候,我們新四軍也好,八路軍也好,大批的部隊都忙著開到東北占領地區,準備接收日軍的武器,收復失地。"

  聚焦戰時情感,他們的親情愛情魚水情感人至深

  " 抗戰士兵的戰時情感是抗戰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戰爭環境的影響,目前在檔案文獻中極少有反映戰時士兵情感生活的資料。" 張連紅在座談會上表示,課題組在訪談過程中,不僅注重搜集重要的軍事戰役、重大事件等資料,同時特別關注戰時精神層面的資料,比如士兵的戰場體驗、情感生活等," 這些資料雖然零散,但有利于我們構建真實全面豐富的抗日戰爭史,形成完整的民族記憶。"

  在民族存亡關頭,無數男女青年為了救亡圖存,拋卻兒女情長,投身抗日戰場,成就了許多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新四軍老戰士李昌銀回憶說,他是 1941 年結的婚," 我結了婚后在 1942 年就離開家去當兵了,當了 12 年的兵,1954 年才回來的,我的老伴就在家等了我 12 年。"

  抗戰期間,無數青年踴躍參軍,在生離死別之際,最令老兵難以割舍的就是親情。新四軍老戰士蔣令記得," 父親就帶著母親弄的兩個餅子和一毛錢,從我們家金壇到丹陽、揚州走了上百里路來找我。他跪在我面前,希望我和他回家,不要當兵了。" 蔣令拒絕了父親的請求,給父親磕了一個頭,讓他回去了。

  軍民關系水乳交融,是抗戰取得最后勝利的根本保證。新四軍老戰士李劍鋒回憶起新四軍 4 師師長彭雪楓登門認娘的故事,感人至深。抗戰期間,謝老太太的三個兒子都在戰場上犧牲了,老伴經受不住打擊,也死了。彭師長知道這件事后,就到龍山去看望謝老太太,見了老太太后跪倒就叫 :" 老媽媽,兒子來看你了 !" 謝老太太不敢叫司令當兒子,彭師長卻說 :" 你不認我這兒子,我就不起來 !" 謝老太太這才認下了這個 " 兒子 "。

  未來計劃分類出版 40 冊口述史,讓抗戰精神得以傳承

  在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學者都迫不及待地翻開新書閱讀起來,并且給予了高度評價。" 做口述史是非常艱難的,這部書學術性很強,從口述史的操作上來說,非常規范,為口述史著作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江蘇省口述史學會會長李繼峰表示,從規模上來說,這部書可以說是 " 絕唱 "," 未來即便有更多的人、更多的資金投入其中,我們也很難找到這么多能很好表達的老戰士了。"

  江蘇省黨史辦副主任吳逵隆認為,這部書是新四軍老戰士口述史的精品力作," 做口述史除了飽含熱情地去采訪,也還要鉆到文獻里去做一定的考證??戳诉@部書,讓我很感動,書里不光有戰場上冷冰冰的槍炮,也還有戰場外熱乎乎的情,往往是這些情支撐了戰士們戰斗。"

  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學術宣傳委員會主任常浩如表示," 以往新四軍口述史常因人員的關系,只做簡單整理,沒有經過規范化核實、文字梳理,這本書從文字、質量上來講有很大的提高。"

  關于項目成果轉化,南通大學文學院教師、該書編委張若愚表示,希望未來可以找更好的機會和平臺,遴選出其中一部分的口述采訪視頻,能夠讓更多公眾感受到口述歷史的溫度和熱度。

  座談會上還舉行了贈書儀式,張連紅代表編者向中國新四軍研究會、雨花臺區圖書館、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捐贈了新書。

  據悉,課題組圍繞抗戰老戰士的口述調查,已先后出版《烽火記憶――百名抗戰老戰士口述史》《南京保衛戰老兵口述史》《崢嶸歲月――新四軍老戰士口述史》。據張連紅透露," 已出版的書中涵蓋了近 300 名抗戰老戰士的口述資料,現在我們還在繼續整理現有的口述資料,希望將來可以將所有口述資料分類整理成 40 冊出版。這些資料檔案里是沒有的,對我們傳承抗戰記憶、弘揚抗戰精神非常重要。"(現代快報)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www.yinheshijia.cn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