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舉辦
2023年8月5日至6日,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主辦,中共濟源市委、濟源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八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在河南濟源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舉行。本屆論壇以“產業轉型升級與城鄉治理現代化”為主題。
第十八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會場
在開幕式上,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陳星在致辭時談到,河南當前正在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河南省與清華大學聯系緊密,合作成果豐碩。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是我國公共管理界具有重要專業影響力的知名品牌,這次高層論壇將為河南高質量發展開拓思路,提供有益啟示。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友總會副會長史宗愷在致辭中指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高層論壇作為學校的知名品牌活動,一直努力聯動公共管理校友和專業人士,為區域重大戰略實施注入創新活力。他希望大家將愚公移山精神帶回工作崗位和學習研究中,期待本屆論壇能促進公共管理學院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
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黨工委書記、濟源市委書記莊建球稱,濟源是全國唯一在全域規劃建設的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也是河南省唯一在全域規劃建設的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河南實踐中肩負重要任務。希望以論壇在濟源舉辦為契機,為濟源發展“會診把脈”“傳經送寶”,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濟源實踐。
清華大學河南校友會會長,河南省人大原常委、教科文衛委員會原主任詹玉榮表示,此次在濟源召開的第十八屆論壇,將愚公移山精神與清華大學“行勝于言”的校風緊密結合,必將為推動濟源乃至河南的產業轉型升級和產城融合把脈問診、建言獻策,貢獻一份清華力量,也歡迎廣大清華校友來到中原大地,共同建設美麗河南。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工業經濟學會會長,國務院原副秘書長江小涓指出,數字時代的到來使得區域經濟發展環境發生了明顯變化,多元鏈接能力的重要性在上升。她認為,數字化發展要力爭讓本地企業成為頭部樞紐,也要鼓勵成千上萬的小項目鏈入大平臺。政府應該繼續在營商環境、公平競爭環境、數字基礎設施能力建設等領域發揮主導作用,同時要為市場主體創新發展留下足夠空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表示,目前產業轉型升級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包括傳統要素和新生產要素的相對地位發生顯著變化,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等。濟源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要由“結構標準”轉向“效率標準”,由“技術升級”轉向“系統升級”,由“產業思維”轉向“體系思維”,培育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綠色轉型。
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黨工委書記、濟源市委書記莊建球介紹了濟源推動產城融合發展的探索實踐,堅持以產興城、打造產城融合強力引擎,堅持以城促產、拓展產城融合發展空間,堅持改革創新,激活產城融合發展動能,堅持生態優先、筑牢產城融合生態基底,堅持以人為本、共享產城融合發展成果。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方創琳建議,通過推動新型城鎮化,在城市和農村之間建立起更緊密的聯系,促進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通過優化城市群的布局和功能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通過推動城鄉融合,實現城鄉間的平衡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認為,未來的增長極將不同于過去的增長極,很可能將是產居創聚合圈。面對下一輪更加復雜的區域經濟競爭,要轉變以往依賴“政策洼地”的競爭模式。地方政府要充分意識到治理競爭的重要性,正確理解治理的理念,確立治理與增長之間的關系。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蘇世民書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薛瀾概述了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基本狀況與資源配置狀況。他認為,推動中國科技創新需要進一步優化科研規模和公共科研經費配置、激勵中國學者挑戰難度更大的前沿問題、完善高校與科研機構的薪酬制度、破解企業基礎研究不足的難題。
在分論壇研討環節,參會嘉賓就“產城融合與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與區域協同發展”“共同富裕與鄉村振興”“中華文化與社會治理”四個主題進行了研討,來自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及企業的專家學者30余人進行了主題分享與交流互動。
本屆論壇由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協辦,并得到了清華大學智庫中心的指導和支持。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