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喜劇與生活一同新生
作者:夕 君
喜劇電影《年會不能停!》自去年底上映后廣受好評,影片沒有拼湊網絡段子,也沒有令人不適的“餿哏”,而是憑借對職場生態(tài)的生動描摹和辛辣諷刺令人會心一笑并由衷感嘆:很久沒看過這么接地氣的喜劇了。該片的火爆提醒創(chuàng)作者:喜劇不僅要會“玩梗”,更要會“造梗”。
曾幾何時,優(yōu)秀的喜劇小品、影視劇總能打造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名場面或留下一些口口相傳、多年不衰的金句。無論是“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等經典小品臺詞,還是電影《甲方乙方》中天馬行空的“好夢一日游”業(yè)務、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中獨具況味的日常生活展現,出色的喜劇效果總是來自對生活的深刻觀察與體味,背后往往隱藏著鮮明的表達意識和豐富的社會時代信息,讓觀眾笑得開懷,也笑得有意味。近年來火爆出圈的喜劇作品如《互聯網體檢》等,也都遵循這一思路。
隨著互聯網飛速發(fā)展,各種各樣的梗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從個人經驗、圈子文化上升為全網流行的公共話語,進而成為喜劇創(chuàng)作的靈感池、素材庫。在這一過程中,創(chuàng)意與包袱的流動方向發(fā)生了逆轉,喜劇的創(chuàng)作邏輯似乎也悄然改變。梗的流行體現出網絡社群、UGC(用戶生成內容)的創(chuàng)造活力,喜劇作品適當借鑒倒也無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既有段子的再傳播、再生產盡管能通過巧妙轉換語境、利用文本間性,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新的表達效果,但新的排列組合終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原創(chuàng),幾句流行語被翻來覆去地化用,最終往往喪失表達意味,只剩下言語層面的逗樂。這類耍貧嘴式的喜劇乍看起來似有“接地氣”的假象,其實與社會生活、觀眾內心的距離卻非常遙遠。近年來某些喜劇作品折戟沉沙,都或多或少與踩了這個坑有關。
歸根到底,喜劇效果不僅來自語言運用上的出其不意,更需要營造喜劇情境,讓誕生于其中的話語、行為自然地引人發(fā)笑。要做到這一點,逮住幾個現成的梗反復“盤”是不行的,創(chuàng)作者必須從生活出發(fā)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把那些有喜感潛質的東西提純成藝術,讓喜劇與生活一同新生。(夕君)
隨便看看:
- [娛樂圈]《九尾狐傳1938》曝預告海報 李棟旭金素妍主演
- [娛樂圈]《無間》真格格遭暗害,閃官瘋狂報復沈嘯,花向雨的秘密藏不住了
- [娛樂圈]對話烏鎮(zhèn)戲劇節(jié)三位發(fā)起人黃磊、賴聲川、孟京輝 烏鎮(zhèn)戲劇節(jié)的
- [娛樂圈]《異人之下》:書寫東方審美意蘊下的凡人英雄夢
- [娛樂圈]一場關于紀錄片的未來暢想,大咖共話非虛構影像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 [娛樂圈]娛樂圈熱議!華晨宇跳大神做法被封2023年“華語樂壇永遠的神
- [娛樂圈]電影《不虛此行》主創(chuàng)觀眾齊聚共賞溫暖現實主義
- [娛樂圈]“風聲”再起,文學與舞臺藝術共舞
- [娛樂圈]全國各地演唱會掀起熱潮 如何讓明星流量成為城市留量
- [娛樂圈]《當家小娘子》即將上線 單身后娘帶萌娃雞飛狗跳合家歡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