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考古漸成影視動漫熱門IP 三星堆金面具開啟神秘大冒險
動畫電影《金色面具英雄》目前正在熱映,作為一部三星堆文化主題動畫電影,影片憑借自身神秘的奇幻冒險故事、精美的制作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許多家長與小朋友的目光。如今,文物、博物館、考古已經成為影視、動漫制作機構爭相追逐的熱門IP,文博類電影近期扎堆上映,引燃觀眾對文物的關注與追捧。
記者 張向陽
三星堆為影視輸送靈感
動畫電影《金色面具英雄》以面具、神樹等為元素,圍繞三星堆文化,講述了一段正義與邪惡較量的故事,展開了一段穿越古今、具有宏大歷史視角、多維文化融合的三星堆文化影視化的嘗試與創作。電影中,在三星堆金色面具的指引下,五位少年英雄憑借團結、智慧和勇氣,奮力戰勝邪惡,成功捍衛了三星堆。電影中的每個角色都形象鮮明、個性獨特,五位少年勇士的成長和他們所經歷的奇幻冒險,也給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電影中的奇幻元素更讓人驚嘆不已,各種神奇的場景和角色設計讓人眼前一亮,仿佛置身于神秘世界,驚險刺激的冒險場面也令人熱血沸騰,感受著心靈的震撼。
該片不僅是一部動畫電影,更是一次寓教于樂的體驗。影片巧妙地將三星堆文明與現代動畫技術相結合,讓觀眾在欣賞精彩故事的同時,領略到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多元化的文明結合在一起,特別具有國際視野,能讓更多的人了解關注中國文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少年成長之路,體現了中華文明強大的包容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用獨特的視角講述中國文化,展現了中國文化的魅力”,該片稱得上是一部讓三星堆文化“動起來、活起來”的試水之作。
三星堆的每次上新都是熱點,三星堆文物的繁復精美,成為近年來影視界的關注重點。三星堆這個“超級IP”,不斷為影視文化傳播輸送靈感。除了《金色面具英雄》,與三星堆有關的電影已經有多部上映。此前,像“三星堆”探險題材動畫電影《瘋了!桂寶之三星奪寶》,講述了少年“桂寶”在三星堆博物館意外地卷入了一場離奇的金杖風波,揭開一個不為人知的千古之謎;紀錄片《又見三星堆》全景式追蹤三星堆遺址發掘過程中的亮點和奧秘,運用新攝影技術手段、三維動畫,呈現當代考古的成果。
據統計,目前正在籌備的三星堆影視作品還有多部,包括電影《古蜀王國三星堆》《三星堆之開明盛世》《尋寶之凸目黃金面具》《三星堆來客》以及紀錄電影《三星堆·神啟》等。三星堆影視作品的傳播與發展,展現出“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古蜀魅力。
文化遺產“破圈”傳播
對歷史的回望,對文明的追問,總是會喚起人們的好奇與感動,由此也衍生出許多生動而有趣的故事。說起文博類電影,人們很自然會想起當年熟悉的《達芬奇密碼》《博物館奇妙夜》《十二生肖》《古董局中局》等影片,將尋寶的驚險、豐富的文物知識、出人意料的故事編織成一個個既有娛樂性又有勵志性的光影場景。
文博考古類的影視作品近期扎堆出現,不僅是利用文物作為敘事的線索,背后還有對文物“活化”的探索和創新。除了三星堆題材,近期,由苗月執導、陳瑾等主演的電影《吾愛敦煌》記述了“敦煌女兒”、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樊錦詩,堅守大漠、守護世界寶藏莫高窟的壯麗人生故事。作為一部以真實人物為原型的影片,《吾愛敦煌》回溯敦煌研究院建院以來,幾代敦煌人致力于文物保護研究與文化傳承發展的歷史,將世界文化遺產的瑰寶莫高窟搬上大銀幕,實現“破圈”傳播。
近期上映的《長安三萬里》從唐代著名詩人高適的視角出發,講述他與李白的一生情誼和大唐群星追逐理想的傳奇故事,展現了一幅幅絢爛的大唐畫卷。48首唐詩的“植入”,幾十位歷史名人的出現,讓觀眾來了一場沉浸式的傳統文化洗禮。影片播出后,大唐詩人活了,也讓保存在博物館中與詩人有關的石刻文物活了。
去年熱映的電影《封神第一部》中:伯邑考吹奏的樂器是篪,曾侯乙墓中就曾出土彩漆竹篪;“質子團”的頭盔,取材于獸面紋青銅胄;商王殷壽手持酷似“斧頭”的物件為“鉞”,是兵器,也與王權緊密相關;妲己、姜王后佩戴的項鏈為“組玉佩”,高度還原了博物館中的款式;還有占卜的卜甲,以及隨處可見的商代青銅器經典紋飾。
文物、考古已經成為影視文藝作品創作的關鍵詞,作為歷史、神秘、藝術的象征符號,久遠的建筑、文物、光影,都能成為影片中的驚鴻一瞥。這些影視作品以獨特的敘事方式和創新的視聽形式,探索更多“文物活化”的可能性,讓文物與考古以嶄新姿態進入大眾視野,豐富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想象力。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